成语故事「病入膏肓」形容什么意思
“病入膏肓”的成语故事:
成语“病入膏肓”词条资料:
成语出处: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成公十年》:“医至,曰:‘疾不可为也,在肓之上,膏之下,攻之不可,达之不及,药不至焉,不可为也。’公曰:‘良医也。’厚为之礼而归之。”摘自gyjslw.com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
俄文翻译:на краю могилы
成语用法:病入膏肓主谓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贬义,用于事物或人。
成语谜语:最重的病
近义词:人命危浅、行将就木
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
成语读音:bìng rù gāo huāng
读音纠正:肓,不能读作“尘á苍ɡ”。
英文翻译:have no hope of recovery
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
日文翻译:病(やま)い膏肓(こうこう)に蕑る,病気が不治の状态に蕑ったこと
反义词:妙手回春、手到病除
成语字数:四字成语
成语辨析:病入膏肓和“不可救药”;都形容病势严重;无法医治。但病入膏肓偏重在“病”;也比喻事态严重;无法挽救;“不可救药”偏重在“救”、“药”;比喻毛病很重;无法挽救;而且适用范围比病入膏肓广。
错字纠正:肓,不能写作“盲”。
成语年代:古代成语
成语简拼:BRGH
造句:吾观刘琦过于酒色,病入膏肓,今见面黄羸瘦,气喘呕血,不过半年,其人必死。(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五十二回)
成语注音:ㄅ一ㄥˋ ㄖㄨˋ ㄍㄠ ㄏㄨㄤ
其他翻译:<法>être malade à la dernière extrémité
成语解释:膏肓:我国古代医学名称;心尖脂肪叫“膏”;心脏和膈膜之间叫“肓”。古代认为“膏肓”是药力达不到的地方。后形容病情严重到无法治疗的程度。也比喻事态严重;无法挽救。也作“病在膏肓”。
版权声明:本文由麻豆视传媒短视频收集整理发布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本文链接:/post/28972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