麻豆视传媒短视频

成语故事“冥顽不灵”

2024年11月04日成语故事56

“冥顽不灵”的成语故事:

唐朝大文学家韩愈因为《谏迎佛骨表》得罪了唐宪宗,被贬到潮州当刺史。他上任后,听说当地的恶溪里有鳄鱼伤害人畜,就写一篇《祭鳄鱼文》去警告鳄鱼7日内迁往南海。如果继续冥顽不灵的话将遭到捕杀,正好一场暴雨赶走鳄鱼

成语“冥顽不灵”词条资料:

读音纠正:冥,不能读作“尘í”。
成语解释:冥:本指昏暗;引申为愚昧;顽:顽固;难开化;灵:聪明敏锐。形容无知的愚昧;不聪明;难开化。
成语用法:冥顽不灵联合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含贬义。
成语年代:古代成语
成语注音:ㄇ一ㄥˊ ㄨㄢˊ ㄅㄨˋ ㄌ一ㄥˊ
成语简拼:MWBL
成语出处:唐 韩愈《祭鳄鱼文》:“不然,则是鳄鱼冥顽不灵,刺史虽有言,不闻不知也。”摘自公益成语:gyjslw.com
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
造句:冥顽不灵藐王章,羊狠狼贪性狂恣。(清 叶廷琯《鸥陂渔话 严戊卿捕鳄行纪诛潮匪事》)
英文翻译:silly and clumsy
反义词:聪明睿智
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
成语辨析:冥顽不灵与“愚昧无知”有别:冥顽不灵侧重于脑子笨;难开化;“愚昧无知”则只表示没有知识;什么也不懂。
近义词:愚不可及
成语字数:四字成语
成语读音:míng wán bù líng
错字纠正:冥,不能写作“明”。
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
繁体成语:冥顽不灵

版权声明:本文由麻豆视传媒短视频收集整理发布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本文链接:/post/292867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