麻豆视传媒短视频

描写「大放厥辞」的成语故事

2024年11月04日成语故事54

“大放厥辞”的成语故事:

唐朝时期,柳宗元与刘禹锡主张革新,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,后迁柳州刺史。他在官场上屡屡失意。但文学成就很高。散文说理透彻,山水游记写景状物,多所寄托。他死后,韩愈写《祭柳子厚文》称赞他:“玉佩琼琚,大放厥词。”

成语“大放厥辞”词条资料:

反义词:默默无言
成语读音:dà fàng jué cí
成语用法:大放厥辞作谓语、宾语;指大发议论。
成语注音:ㄉㄚˋ ㄈㄤˋ ㄐㄩㄝˊ ㄘˊ
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
成语出处:唐·韩愈《祭柳子厚文》:“玉佩琼琚,大放厥辞。”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:驳测箩蝉濒飞.肠辞尘
成语年代:古代成语
造句:刘斯奋《白门柳·秋露危城》第六章:“竟敢来朝堂之上大放厥辞,穷凶极恶地攻击毁谤自己。”
繁体成语:大放厥辞
成语字数:四字成语
英文翻译:have a big mouth
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
成语简拼:DFJC
成语解释:亦作“大放厥词”。①谓写出大量优美的辞章。②大发议论(今多含贬义)。
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
近义词:大放厥词

版权声明:本文由麻豆视传媒短视频收集整理发布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本文链接:/post/292999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