麻豆视传媒短视频

描写「不屈不挠」的成语故事

2024年11月09日成语故事56

“不屈不挠”的成语故事:

故事王商,字子威,继承父亲的封号为乐吕侯,是汉成帝的丞相,他为人耿直,作风正派。   汉成帝三年的秋天,京城长安城中忽然有传言说要发大水了,长安城就要被水吞没了。刹时间,整个长安城的老百姓都惊慌起来大家扶老携幼,争相逃命。   消息传到宫中,汉成帝立即召集文武百官到宫中议事,商量对策。成帝的舅父、大将军王凤也惊慌失措,劝成帝、太后赶快躲到船上去准备撤离。大臣们也纷纷附和王凤的意见。只有孙丞相王商坚决反对,他认为大水不可能突然而来,一定是谣传,在这个关键时刻更不能轻易撤离,这样只会使人心更加慌乱。成帝采纳了

成语“不屈不挠”词条资料:

近义词:坚忍不拔、百折不挠、视死如归
读音纠正:挠,不能读作“谤á辞”。
日文翻译:不挠不屈(ふとうふくつ)
成语字数:四字成语
成语读音:bù qū bù náo
成语注音:ㄅㄨˋ ㄑㄨ ㄅㄨˋ ㄋㄠˊ
成语简拼:BQBN
繁体成语:不屈不挠
成语谜语:弯腰抓痒
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
成语用法:不屈不挠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含褒义,形容人顽强。
造句:一百多年来,我们的先人曾跟国内外反动势力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。
成语解释:屈、挠:弯曲。不屈服。形容不畏强暴和困难;十分顽强;决不屈服。
俄文翻译:непоколебимый
英文翻译:never give in
反义词:卑躬屈膝、奴颜婢膝
成语辨析:见“百折不挠”(35页)。
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
感情色彩:褒义成语
其他翻译:<法>inflexible
成语出处:东汉 班固《汉书 叙传下》:“乐昌笃实,不桡(挠)不诎(屈)。”内容来自公益成语:gyjslw.com
错字纠正:屈,不能写作“曲”。
成语年代:古代成语

版权声明:本文由麻豆视传媒短视频收集整理发布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本文链接:/post/294618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