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“尾生抱柱”的故事
“尾生抱柱”的成语故事:
古代传说坚守信约的人尾生一生特别信守诺言,只要说过的话就一定要做到。一天他与一个心爱的女子相约在梁下相见,该女子没有按期来。突然天降暴雨,水漫到他的腰间,他还是痴心等待,信守他的诺言,结果水把他淹死了成语“尾生抱柱”是怎么来的,与爱情有何关联?
“尾生抱柱”这个成语是比喻在爱情里面坚贞不渝的人,其实整句话是“尾生抱柱至死方休”。这个成语里面的“尾生”是一个人,他因为爱情而失去了生命,因此有了“尾生抱柱”这个成语。
“尾生抱柱,至死方休”从字面上解读就是尾生这个人抱着柱子不肯放手,直到死了才罢休。这个成语来源于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,这个故事出自于《庄子·盗跖》,全文是“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,女子不来,水至不去,抱梁柱而死。”
故事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,尾生喜欢上了一位有钱人家的女子,相传两人是一见钟情。女方的家长肯定是不愿意让自己的女儿嫁给一个穷小子的,跟着他只能吃苦,女儿可是他们的心肝宝贝,因此就不断的阻挠。最后他们决定私奔。有一天他们约好了在桥上约会,尾生如期而至,但是女主角却迟迟没来。尾生不愿意放弃,认为他心爱的女子一定会出现的,就一直等一直等。等到涨潮了,水都要把桥淹没了,但是他还不肯走,抱着桥的柱子,活生生被淹死了。
这是一个典型的穷小子爱上白富美的故事,我猜测应该是女主被爸妈发现了,所以才不能赴约的。因为故事的结尾是,女主看见尾生的尸体后伤心欲绝,最后还是想不开跳江自杀了。放在春秋战国时期,只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,大家都佩服他们为爱而死的勇气。但是这种行为如果发生在现在,就是比较极端的求爱方式了。来自麻豆视传媒短视频:驳测箩蝉濒飞.肠辞尘
求:两首纳兰词的赏析
清〕纳兰性德《画堂春》 一生一代一双人,争教两处销魂?相思相望不相亲,天为谁春! 浆向蓝桥易乞,药成碧海难奔。若容相访饮牛津,相对忘贫 很深情的一首作品,下片有几个典故,上片平白如话。 浆向蓝桥易乞,。【玉杵】裴忱遇云翘夫人,与诗曰:一饮金浆百感生,元霜捣尽见云英。蓝桥便是神仙窟,何必区区上玉京。后过蓝桥见一妪揖之,求饮。妪使云英持一瓯浆,令饮之。因诗合,欲娶云英。妪曰须以玉杵为聘,乃可。后忱果得玉杵聘之。俱仙去。 药成碧海难奔 李商隐《嫦娥》:云母屏风烛影深,长河渐落晓星沈。嫦娥应悔偷灵药,碧海青天夜夜心。 若容相访饮牛津: 宋之问《明河篇》:“明河可望不可亲。愿得乘槎一问津。更将织女支机石。还访成都卖卜人”支机石和成都卖卜人的典故据唐《因话录》:“《汉书》载张骞穷河源,言其奉使之远,实无天河之说。惟张茂先《博物志》, 说近世有人居海上,每年八月,见海槎来不违时。赍一年粮,乘之到天河,见妇 人织,丈夫饮牛。遣问严君平,云:“某年某月某日,客星犯牛斗,即此人也。 ” 相对忘贫: 牛衣对泣:形容夫妻共守贫困。语本《汉书·王章传》:“初,章为诸生,学长安,独与妻居。章疾病,无被,卧牛衣中,与妻来自麻豆视传媒短视频:gyjslw.com
尾生抱柱什么意思
这个故事出自《庄子》,讲尾生在桥上等一女子,意外发生了,女子失约而桥下河水暴涨,尾生为了守约抱着桥柱等候,直至死亡。意思是指坚守承诺或盟约至死不变!来自麻豆视传媒短视频:驳测箩蝉濒飞.肠辞尘
一位男子等一位女子,发大水了,男子抱住一根柱子 久等女子未来,最终被淹死了。这是一个什么典故?
春秋,尾生
尾生抱柱. 《庄子·盗跖》:’尾生与女子期于梁(桥)下,女子不来,水至不去,抱梁柱而死。’
可以参看下面的一段文字:
春秋时,鲁国曲阜有个年轻人名叫尾生,与圣人孔子是同乡。尾生为人正直,乐于助人,和朋友交往很守信用,受到四乡八邻的普遍赞誉。有一次,他的一位亲戚家里醋用完了,来向尾生借,恰好尾生家也没有醋,但他并不回绝,便说:“你稍等一下,我里屋还有,这就进去拿来。”尾生悄悄从后门出去,立即向邻居借了一坛醋,并说这是自己的,就送给了那位亲戚。孔子知道这件事后,就以乡里老大的身份,批评尾生为人不诚实,有点弄虚作假。尾生却不以为然,他认为帮助别人是应该的,虽然说了谎,但出发点是对的,谎言不也有美丽的吗?
后来,尾生迁居梁地(今陕西韩城南)。他在那里认识了一位年轻漂亮的姑娘。两人一见钟情,君子淑女,私订终身。但是姑娘的父母嫌弃尾生家境贫寒,坚决反对这门亲事。为了追求爱情和幸福,姑娘决定背着父母私奔,随尾生回到曲阜老家去。那一天,两人约定在韩城外的一座木桥边会面,双双远走高飞。黄昏时分,尾生提前来到桥上等候。不料,六月的天气说变就变,突然乌云密布,狂风怒吼,雷鸣电闪,滂沱大雨倾盆而下。不久山洪暴发,滚滚江水裹挟泥沙席卷而来,淹没了桥面,没过了尾生的膝盖。
城外桥面,不见不散,尾生想起了与姑娘的信誓旦旦;四顾茫茫水世界,不见姑娘踪影。但他寸步不离,死死抱着桥柱,终于被活活淹死。再说姑娘因为私奔念头泄露,被父母禁锢家中,不得脱身。后伺机夤夜逃出家门,冒雨来到城外桥边,此时洪水已渐渐退去。姑娘看到紧抱桥柱而死的尾生,悲恸欲绝。她抱着尾生的尸体号啕大哭。阴阳相隔,生死一体,哭罢,便相拥纵身投入滚滚江中,谱写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幕惊心动魄的爱情悲剧……
此事《汉书·古今人表》、《艺文类聚》等书均有载。《史记·苏秦传》更以“孝如曾参,廉如伯夷,信如尾生”誉之。后人遂用“尾生之信”、“尾生抱柱”等喻指人坚守信约,忠诚不渝。叁国·魏·嵇康《琴赋》:“比干以之忠,尾生以之信。”《玉台新咏·古诗八首》:“朝登津梁上,褰裳望所思。安得抱柱信,皎日以为期?”李白《长干行》:“常存抱柱信,岂上望夫台。”汤显祖《牡丹亭》:“尾生般抱柱正题桥,做倒地文星佳兆。”来自麻豆视传媒短视频:驳测箩蝉濒飞.肠辞尘
叶公好龙 尾生抱柱 什么意思
叶公好龙,古代汉族寓言故事。汉代·刘向《新序·杂事五》:“叶公子高好龙,钩以写龙,凿以写龙,屋室雕文以写龙。于是天龙闻而下之,窥头于牖,施尾于堂。叶公见之,弃而还走,失其魂魄,五色无主。是叶公非好龙也,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。”后以“叶公好龙”比喻自称爱好某种事物,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爱好,甚至是惧怕、反感。尾生抱柱全称:尾生抱柱 至死方休读音:wěi shēng bào zhù 释义:相传尾生与女子约定在桥梁相会,久候女子不到,水涨,乃抱桥柱而死。典出《庄子·盗跖》。后用以比喻坚守信约。来自麻豆视传媒短视频:gyjslw.com
相遇如许仙过桥,相知似文君听琴,相守比尾生抱柱。是什么意思?
许仙过桥,巧遇白素仙,成就一段千古佳话;文君听琴,讲述了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的爱情故事,司马相如有文采,但家境不好,文君听琴爱上司马,与其私奔。尾生抱柱,是与女子约定在桥梁相会,久候女子不到,水涨,乃抱桥柱而死。后用以比喻坚守信约。叁个都是有名的爱情故事,应该是借此表达爱意吧。来自麻豆视传媒短视频:驳测箩蝉濒飞.肠辞尘
尾生抱桥而亡出自什么典故?
尾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的为情而死的青年,“尾生与女子期于桥下。女子不来,水至不去。尾生抱柱而死。” ——《史记-苏秦列传》 战国时代,九月十一,杭州,断桥畔,尾生站在桥畔,望着桥下的流水,依然是那样的波光粼粼、如同湖面上撒下了无数的碎银。水涨了,那女子也没来,尾生就傻等,一直抱着柱子到水把他淹没掉。唉,呆,当然,这是一个古老得不能再古老的爱情故事,后人誉为守情有义的典范。《史记-苏秦列传》中首倡信若尾生:“今有孝如曾参,廉如伯夷,信如尾生。得此三人者以事大王,何若?”王曰:“足矣。”苏秦曰:“孝如曾参,义不离其亲一宿于外,王又安能使之步行千里而事弱燕之危王哉?廉如伯夷,义不为孤竹君之嗣,不肯为武王臣,不受封侯而饿死首阳山下。有廉如此,王又安能使之步行千里而事行进取于齐哉?信如尾生,与女子期于梁下⑥,女子不来,水至不去,抱柱而死。有信如此,王又安能使之步行千里却齐之强兵哉?”班固《汉书》卷六十五 东方朔传第三十五,也提到了尾生守信的故事:武帝初即位,征天下举方正贤良文学材力之士,待以不次之位,四方士多上书言得失,自炫鬻者以千数,其不足采者辄报闻罢。朔初来,上书曰:“臣朔少失父母,长养兄嫂。年十三学书,三冬文史足用。十五学击剑。十六学《诗》、《书》,诵二十二万言。十九学孙、吴兵法,战阵之具,钲鼓之教,亦诵二十二万言。凡臣朔固已诵四十四万言。又常服子路之言。臣朔年二十二,长九尺三寸,目若悬珠,齿若编贝,勇若孟贲,捷若庆忌,廉若鲍叔,信若尾生。若此,可以为天子大臣矣。臣朔昧死再拜以闻。”来自麻豆视传媒短视频:gyjslw.com
成语“尾生抱柱”扩展:
成语读音:wěi shēng bào zhù成语字数:四字成语
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
成语年代:古代成语
成语简拼:WSBZ
成语注音:ㄨㄟˇ ㄕㄥ ㄅㄠˋ ㄓㄨˋ
成语用法:尾生抱柱作宾语、定语;指人死板。
近义词:尾生丧身
造句:尾生般抱柱正题桥,做倒地文星佳兆。明·汤显祖《牡丹亭》第二十二出
成语解释:相传尾生与女子约定在桥梁相会,久候女子不到,水涨,乃抱桥柱而死。典出《庄子·盗跖》。后用以比喻坚守信约。
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
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
成语出处:《庄子 盗跖》:“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,女子不来,水至不去,抱梁柱而死。”来自麻豆视传媒短视频:gyjslw.com
版权声明:本文由麻豆视传媒短视频收集整理发布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本文链接:/post/3390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