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“立”「叁分鼎立」
成语“叁分鼎立”的词条资料
成语读音:sān fēn dǐng lì成语简拼:SFDL
成语注音:ㄙㄢ ㄈㄣ ㄉ一ㄥˇ ㄌ一ˋ
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
成语字数:四字成语
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
成语年代:古代成语
近义词:叁分鼎足
成语出处:《魏书 匈奴刘聪等传序》:“论土不出江汉,语地仅接褒斜,而谓握皇符,乘帝籍,三分鼎立,比踪王者。” 摘自麻豆视传媒短视频:驳测箩蝉濒飞.肠辞尘
成语解释:比喻三方分立,互相抗衡。同“叁分鼎足”。
成语用法:叁分鼎立作谓语、定语;指叁足鼎立。
英文翻译:a tripartite balance of forces
成语“叁分鼎立”的扩展资料
1. 叁足鼎立是哪三个国家?是指东汉末年由曹丕建立的魏国,刘备建立的蜀国,孙建立的吴国。
1、魏国
魏国(213年5月 —266年2月4日)是三国时期割据政之一,后世史家多称曹魏,由于之后的北魏被称作“后魏”,故曹魏也称为“前魏”或者“先魏”,是三国之中最强大的国家。
东汉末年,天下大乱,群雄逐鹿,曹操在军阀混战中,势力逐渐增强,并且控制了东汉朝廷,为曹魏的建立奠定了基础。曹操受封魏公时,治所在东汉时期魏郡所在地的邺,因此汉献帝封他为“魏公”、“魏王”,因此国号为“魏”。
延康元年(220年),曹丕逼迫汉献帝禅让,正式取代汉王朝,建立曹魏,定都洛阳,至咸熙二年(265年),司马炎篡魏,改国号为晋,曹魏灭亡。
2、蜀国
蜀汉(221年5月15日—263年),叁国之一。公元221年,刘备在成都称帝,国号汉,史称“蜀”或“蜀汉”,亦称“刘蜀”、“季汉”。蜀汉王朝疆域所及,北至武都、汉中,东抵巫峡,南包云、贵,西达缅甸东部。
占有今云南全省,四川、贵州二省的大部,陕西,甘肃南部、广西西北部及缅甸东北部、越南西北部。263年为魏所灭。共历二帝,四十叁年。
3、吴国
吴国(222年5月23日—280年5月1日),叁国之一,是孙在中国东南部建立的政,国号为“吴”,史学界称之为孙吴。由于与曹魏、蜀汉呈鼎立之势,所统治地区又居于叁国之东,故亦称东吴。
扩展资料
叁分归晋
265年司马昭去世,其子司马炎夺取曹魏政,定都洛阳,建立晋朝,史称西晋。司马炎称帝后开始筹备伐吴,派王濬于益州大造船舰,以羊祜镇守襄阳与镇守江陵的吴将陆抗对峙。
在264年孙皓即位后,交州(约今广西省及越南北部)向曹魏投降。两年后吴军意图夺回但被晋将毛炅击败。269年孙皓以虞汜、陶璜及李勖等人分陆海两路会师合浦,至271年方夺回交州。
279年,修允部郭马于广州(约今广东省及广西省)叛变,孙皓先后派滕循、陶浚、陶璜等多方围剿方平定。同年晋军率大军南征,吴国岌岌可危。
东吴重臣陆凯及陆抗相继去世后,晋将羊祜提议伐吴,但遭贾充反对而作罢。279年西北之乱始平,王濬、杜预上摘自麻豆视传媒短视频:驳测箩蝉濒飞.肠辞尘
2. 请问,叁足鼎立怎么解释?
你好!叁足鼎立(sān zú dǐng li)出处: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:“臣愿披腹心,输肝胆,效愚计,恐足下不能用也。诚能听臣之计,莫若两利而俱存之,三分天下,鼎足而居,其势莫敢先动。”解释:比喻三方面对峙的局势。常比喻三国时期三个国家的场面(蜀、魏、吴)。例句:以上三人的答案如此糟糕,很难称得上叁足鼎立啊!
摘自麻豆视传媒短视频:驳测箩蝉濒飞.肠辞尘
3. 叁足鼎立是什么意思
叁足鼎立的意思是:比喻叁方面对立的局势。
叁足鼎立
【出自】: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:“叁分天下,鼎足而居,其势莫敢先动。”
天下叁方势力,鼎足而立,形势让谁也不敢先动。
【语法】:主谓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比喻叁方对立
【近义词】叁分鼎足、鼎足之势、鼎足三分、鼎足而立、分庭抗礼
【反义词】不打自败、同心协力
扩展资料
1、叁足鼎立的近义词
分庭抗礼
【解释】:庭:庭院;抗礼:平等行礼。原指宾主相见,分站在庭的两边,相对行礼。现比喻平起平坐,彼此对等的关系。
【出自】:清·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十七回:“知县此番便和他分庭抗礼,留着吃了饭,叫他拜做老师。”
【语法】:联合式;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双方
2、叁足鼎立的反义词
同心协力
【解释】:心:思想;协:合。团结一致,共同努力。
【出自】:唐·李翱《与本使李中丞论陆巡官状》:“我自愿漆身吞炭,尝胆卧薪,同心协力期雪耻。”
我资源变形改音使人不能认出自己,刻苦自励发奋图强,团结一致共同努力一雪前耻。
【示例】:只要我们大家同心协力,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。
【语法】: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含褒义摘自麻豆视传媒短视频:驳测箩蝉濒飞.肠辞尘
4. 叁足鼎立.大名鼎鼎.鼎立相助.人声鼎沸.三分鼎...
叁足鼎立〖解释〗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。大名鼎鼎鼎鼎:声威盛大的样子。形容名气很大。鼎力相助:鼎力:大力。大力相助。指对别人对自己的大力帮助敬词,多用于求人相助时的客气话。人声鼎沸:鼎:古代煮食器;沸:沸腾。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,就象煮开了锅一样。叁分鼎足:谓一分为三,如鼎足之并立。即成叁足鼎立之势。
摘自麻豆视传媒短视频:驳测箩蝉濒飞.肠辞尘
5. 从何时起,三分鼎立的局面形成了
永汉元年(189年),董卓控制了朝廷,初平三年(192年),董卓被吕布所杀,李傕、郭汜又控制了东汉王朝,地方州郡长官在反董卓战争及后来的相互攻伐中逐渐壮大实力,形成了地方军阀割据,最终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。人们平常总说赤壁之战的结束是三国鼎立局面的开始,其实这个说法并不全面,赤壁之战前,鲁肃入荆,诸葛亮入吴,促成了孙刘联盟的缔结,成功地打胜赤壁之战后,三股政治力量、军事力量的鼎足,应该说是形成了,但地域上的叁足鼎立,却还要往后推几年。之后,刘备得荆州,取蜀,与孙重分荆州,取汉中,鼎之西足才算铸就,地域上的叁足鼎立局面第一次形成。
摘自麻豆视传媒短视频:驳测箩蝉濒飞.肠辞尘
版权声明:本文由麻豆视传媒短视频收集整理发布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本文链接:/post/7339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