麻豆视传媒短视频

带“随”字的成语「情随事迁」

2022年08月16日麻豆视传媒短视频121

成语“情随事迁”的词条资料

成语繁体:情随事迁
成语读音:qíng suí shì qiān
成语简拼:QSSQ
成语注音:ㄑ一ㄥˊ ㄙㄨㄟˊ ㄕˋ ㄑ一ㄢ
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
成语字数:四字成语
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
成语年代:古代成语
近义词:事过境迁
反义词:始终不渝、一如既往
读音纠正:随,不能读作“蝉丑耻í”。
错字纠正:事,不能写作“是”。
成语辨析:情随事迁和“事过境迁”都有“随着事情变化而变化”之意。但情随事迁指思想感情变化;“事过境迁”指客观环境变化。
成语出处:晋 王羲之《兰亭集序》:“及其所之既倦,情随事迁,感慨系之矣!”公益成语:gyjslw.com
成语解释:情:心情、感情;迁:变化。情况变了;思想感情也随着变化。
成语用法:情随事迁主谓式;作谓语、分句;形容人的思想感情。
成语造句:后来大抵带在身边,只是情随事迁,已没有翻译的意思了。(鲁迅《为了忘却的记念》)
英文翻译:other circumstances; other feelings
成语故事:东晋时期,王羲之与当时的名士孙统、谢安等40人聚集在会稽山的兰亭饮酒作诗。王羲之特地把这次聚会写成《兰亭集序》:“及其所之既倦,情随事迁,感慨系之矣!向之所欣,俯仰之间,已为陈迹,犹不能不以之兴怀。”

成语“情随事迁”的扩展资料

1. “情随事迁,感慨系之矣”是什么意思?
原文翻译: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,感慨随之产生。
出处 ?;
兰亭集序
【作者】王羲之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【朝代】魏晋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?
永和九年,岁在癸丑,暮春之初,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,修禊事也。群贤毕至,少长咸集。此地有崇山峻岭,茂林修竹,又有清流激湍,映带左右,引以为流觞曲水,列坐其次。虽无丝竹管弦之盛,一觞一咏,亦足以畅叙幽情。 ? ? ? ? ? ?
是日也,天朗气清,惠风和畅。仰观宇宙之大,俯察品类之盛,所以游目骋怀,足以极视听之娱,信可乐也。 ? ? ? ? ? ? ? ? ? ? ?
夫人之相与,俯仰一世。或取诸怀抱,悟言一室之内;或因寄所托,放浪形骸之外。虽趣舍万殊,静躁不同,当其欣于所遇,暂得于己,快然自足,不知老之将至;及其所之既倦,情随事迁,感慨系之矣。向之所欣,俯仰之间,已为陈迹,犹不能不以之兴怀,况修短随化,终期于尽!古人云:“死生亦大矣。”岂不痛哉! ? ? ? ? ? ?
每览昔人兴感之由,若合一契,未尝不临文嗟悼,不能喻之于怀。固知一死生为虚诞,齐彭殇为妄作。后之视今,亦犹今之视昔,悲夫!故列叙时人,录其所述,虽世殊事异,所以兴怀,其致一也。后之览者,亦将有感于斯文。
翻译:
永和九年,是癸丑之年,阴历叁月初,(我们)会集在会稽山阴的兰亭,是为了从事修禊祭礼。众多贤才都汇聚在这里,年长的年少的都聚集在一起。兰亭这地方有高峻的山峰,高大茂密的竹林。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,(如同青罗带一般)环绕在亭子的四周,(我们)引(清流激湍)来作为流觞的曲水,列坐在曲水旁边。虽然没有演奏音乐的盛况,(但)喝点酒,作点诗,也足以令人抒发内心深处的情意。这一天,晴明爽朗,春风和暖畅快。向上看,天空广大无边,向下看,地上事物如此繁多,借以纵展眼力,开畅胸怀,尽情的享受视听的乐趣,实在是快乐呀!
人们彼此交往,很快便度过一生。有时把自己的志趣抱负,在室内畅谈自己的胸怀抱负;有时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,寄托自己的情怀,不受任何拘束,放纵无羁地生活。虽然各有各的爱好,取舍爱好各不相同,安静与躁动不同,(可是)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,一时感到自得,感到高兴和自足,不觉得老年即将到来;等到(对于)那些所得到的东西已经厌倦,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改变,感慨随着而产生。过去感到高兴的事,转眼之间成为旧迹,仍然不能不因它引起心中的感触,何况寿命的长短,听凭造化,最终归结于消亡!古人说:“死生也是一件大事。”怎么能不悲痛呢?
每当看到古人(对死生的大事)发生感慨的原因,(和我所感慨的)像符契那样相合,没有不面对他们的文章而感叹悲伤的,(却)不能明白于心。因此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,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。后代的人看现在,也正如同我们今天看过去一样,这真是可悲呀!所以我一个一个记下当时参加聚会的人,录下他们作的诗赋,即使时代变了,世事不同了,但是人们兴发感慨的缘由,人们的思想情趣是一样的。后世的读者,也将有感慨于这次集会的诗文。
注释:
(1)永和:东晋皇帝司马聃(晋穆帝)的年号,从公元345—356年共12年。永和九年上巳节,王羲之与谢安,孙绰等41人。举行禊礼,饮酒赋诗,事后将作品结为一集,由王羲之写了这篇序总述其事。
(2)暮春:阴历叁月。暮,晚。
(3)会:集会。
(4)会稽(kuài jī):郡名,今浙江绍兴。
(5)山阴:当时的县名。
(6)修禊(虫ì)事也:(为了)做禊事。禊:一种祭礼。古时以叁月上旬的巳日(魏以后定为叁月叁日)为修禊日。禊事:古代的一种风俗,叁月叁日人们到水边洗濯,嬉游,以祈福消灾。
(7)群贤:诸多贤士能人。指谢安等叁十二位社会的名流。贤:形容词做名词。
(8)毕至:全到。毕,全、都。
(9)少长:如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、王徽之是少;谢安、王羲之等是长。
(10)咸:都。
(11)崇山峻岭:高峻的山岭。
(12)修竹:高高的竹子。修,高高的样子。
(13)激湍(迟耻ā苍):流势很急的水。
(14)映带左右:辉映围绕在亭子的周围。映带,映衬、围绕。
(15)流觞(蝉丑ā苍驳)曲(辩ū)水:用漆制的酒杯盛酒,放入弯曲的水道中任其飘流,杯停在某人面前,某人就引杯饮酒。这是古人一种劝酒取乐的方式。流,使动用法。曲水,引水环曲为渠,以流酒杯。
(16)列坐其次:列坐在曲水之旁。列坐,排列而坐。次,旁边。
(17)丝竹管弦之盛:演奏音乐的盛况。盛,盛大。
(18)一觞一咏:喝着酒作着诗。
(19)幽情:幽深内藏的感情。
(20)是日也:这一天。
(21)惠风:和风。
(22)和畅,缓和。
(23)品类之盛:万物的繁多。品类,指自然界的万物。
(24)所以:用来。
(25)骋(肠丑ě苍驳):放开,敞开。
(26)极:穷尽。
(27)信:实在。
(28)夫人之相与,俯仰一世:人与人相交往,很快便度过一生。夫,句首发语词,不译。相与,相处、相交往。俯仰,表示时间的短暂。
(29)取诸:取之于,从……中取得。
(30)悟言:面对面的交谈。悟,通“晤”,面对面。
(31)因寄所托,放浪形骸之外: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,寄托自己的情怀,不受约束,放纵无羁的生活。因,依、随着。寄,寄托。所托,所爱好的事物。放浪,放纵、无拘束。形骸,身体、形体。
(32)趣(辩ū)舍万殊:各有各的爱好,取舍各不相同。趣舍,即取舍,爱好。趣,通“取”。万殊,千差万别。
(33)静躁:安静与躁动。
(34)暂:短暂,一时。
(35)快然自足:感到高兴和满足。
(36)不知老之将至:(竟)不知道衰老将要到来。语出《论语·述而》:“其为人也,发愤忘食,乐以忘忧,不知老之将至云尔。”一本有“曾”在句前。
(37)所之既倦:(对于)所喜爱或得到的事物已经厌倦。之,往、到达。
(38)情随事迁: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。迁,变化。
(39)感慨系之:感慨随着产生。系,附着。
(40)向:过去、以前。
(41)陈迹:旧迹。
(42)以之兴怀:因它而引起心中的感触。以,因。之,指“向之所欣……以为陈迹”。兴,发生、引起。
(43)修短随化:寿命长短,听凭造化。化,自然。
(44)期:至,及。
(45)死生亦大矣:死生是一件大事啊。语出《庄子·德充符》。
(46)契:符契,古代的一种信物。在符契上刻上字,剖而为二,各执一半,作为凭证。
(47)临文嗟(箩颈ē)悼:读古人文章时叹息哀伤。临,面对。
(48)喻:明白。
(49)固知一死生为虚诞,齐彭殇为妄作:本来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,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。固,本来、当然。一,把……看作一样;齐,把……看作相等,都用作动词。虚诞,虚妄荒诞的话。殇,未成年死去的人。妄作,妄造、胡说。一生死,齐彭殇,都是庄子的看法。出自《齐物论》。
(50)列叙时人:一个一个记下当时与会的人。
(51)录其所述:录下他们作的诗。
(52)其致一也:人们的思想情趣是一样的。
(53)后之览者:后世的读者。
(54)斯文:这次集会的诗文。
赏析:
文章首先记述了集会的时间、地点及与会人物,言简意赅。接着描绘兰亭所处的自然环境和周围景物,语言简洁而层次井然。描写景物,从大处落笔,由远及近,转而由近及远,推向无限。先写崇山峻岭,渐写清流激湍,再顺流而下转写人物活动及其情态,动静结合。然后再补写自然物色,由晴朗的碧空和轻扬的春风,自然地推向寥廓的宇宙及大千世界中的万物。意境清丽淡雅,情调欢快畅达。兰亭宴集,真可谓“四美俱,二难并”。
作者介绍:
王羲之(303年 --- 361年),字逸少,号澹斋,原籍琅琊临沂(今山东),后迁居山阴(今浙江绍兴),中国东晋时期杰出的书法家,有书圣之称。为南迁琅琊王氏贵胄,后官拜右军将军,人称王右军。师承卫夫人、钟繇。著有《兰亭集序》。其书法尺牍散见于唐临诸法帖、十七帖、日本的丧乱、孔侍中等名品。其子王献之亦为书法家,世人合称为“二王”。此后历代王氏家族书法人才辈出。东晋升平五年卒,葬于金庭瀑布山(又王称紫藤山),其五世孙衡舍宅为金庭观,遗址犹存。王羲之兰亭序被后人称为“天下第一行书。”现在住址存于革命老区山东临沂兰山区,受其影响命名了洗砚池街,且王羲之故居就在洗砚池街上。公元353年4月22日,王羲之书写《兰亭集序》王羲之书法作品深受人们喜爱被誉为书圣。公益成语:gyjslw.com
2. 下列各句中,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( ) A.情随事迁,感慨系之矣 B.此所以学者不可
A。 B:求学的人;C:不同寻常的;D:可爱公益成语:gyjslw.com
3. 请说出你知道的带有“情”字的两字词或四字成语~~~~~~~~
移情别恋、情意绵绵、情真意切、豪情万丈、风情万种、岁月无情、真情告白、风流多情、情丝万缕、谈情说戏、侬本多情、情不自禁、情非得已、日久生情、情深义重、手足情深、情到深处、情比金坚、 情随事迁、 情投意合、情有可原、合情合理、情不自禁爱情、友情、豪情、亲情、风情、真情、感情、无情、多情、痴情、情趣、情调、情商、煽情、奸情、情义、情意、情谊、情绪、 情歌、 情节 、情结、 情景、情况、 情理、 情趣 、情人、 情书、情味、 情形、 情义、 情意 、情由、 情愿 、 爱情、亲情、友情、情趣、情调、感情、情商、煽情、奸情、情义、情意、情谊、无情、情绪、情不自禁、情非得已、日久生情、情深义重、手足情深、情到深处、情比金坚、风情万种、移情别恋。。含情脉脉。。。情不自禁。。。。 移情别恋、情意绵绵、情真意切、公益成语:gyjslw.com
4. 况修短随化,终期于尽。古人云:“死生亦大矣”。岂不痛哉!翻译
翻译为:况且寿命长短,听凭造化,最后归结于消灭。古人说:“死生毕竟是件大事啊。”怎么能不让人悲痛呢?
出自东晋王羲之《兰亭集序》,原文选段:
虽趣舍万殊,静躁不同,当其欣于所遇,暂得于己,快然自足,不知老之将至。及其所之既倦,情随事迁,感慨系之矣。向之所欣,俯仰之间,已为陈迹,犹不能不以之兴怀。况修短随化,终期于尽。古人云:“死生亦大矣!”岂不痛哉!
译文:
虽然各有各的爱好,安静与躁动各不相同,但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,一时感到自得。感到高兴和满足,竟然不知道衰老将要到来。等到对得到或喜爱的东西已经厌倦,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,感慨随之产生。
过去所喜欢的东西,转瞬间,已经成为旧迹,尚且不能不因为它引发心中的感触,况且寿命长短,听凭造化,最后归结于消灭。古人说:“死生毕竟是件大事啊。”怎么能不让人悲痛呢?
扩展资料
创作背景:
晋穆帝永和九年(353年)农历叁月初叁,王羲之,曾在会稽山阴的兰亭(今绍兴城外的兰渚山下),与名流高士谢安、孙绰等四十一人举行风雅集会。与会者临流赋诗,各抒怀抱,录成集,大家公推此次聚会的召集人,德高望重的王羲之写一序文,记录这次雅集,即《兰亭集序》。
文章赏析:
文描绘了兰亭的景致和王羲之等人集会的乐趣,抒发了作者盛事不常、“修短随化,终期于尽”的感叹。作者时喜时悲,喜极而悲,文章也随其感情的变化由平静而激荡,再由激荡而平静,极尽波澜起伏、抑扬顿挫之美,所以《兰亭集序》才成为名篇佳作。
此文在骈文的几个方面都有所长。在句法上,对仗整齐,句意排比,两两相对,音韵和谐,无斧凿之痕,语言清新、朴素自然。于议论部分的文字也非常简沽,富有表现力,在用典上也只用浅显易储的典故,这样朴素的行文与东晋对代雕章琢句,华而不实的文风形成鲜明对照。
参考资料来源:百度百科-兰亭集序公益成语:驳测箩蝉濒飞.肠辞尘

版权声明:本文由麻豆视传媒短视频收集整理发布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本文链接:/post/9697.html